本报记者 郭奎涛
备受市场关注的二维码支付问题终于再次被业界提起。
“二维码支付在安全问题上已经得到了解决,技术标准意见稿的第五稿已经报送相关监管部门,相信应该是最终版的意见稿了。”日前,有一直参与二维码支付监管方案的人士对《中国企业报》记者透露。
自去年3月央行[微博]下发紧急文件,叫停支付宝[微博]、腾讯的条码(二维码)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以来,该支付模式一直处于“默许”推广的灰色地带。官方层面虽然表示是“暂停”,但至今整整10个月过去了,始终没有进一步的消息出来。
最终版本生成送审
去年3月13日,央行紧急下发通知,要求暂停二维码(条码)支付。央行相关负责人随后透露,将组织对相关业务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全面评估,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,确保相关支付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有序推出。
一个月后,当时尚处于筹建阶段的阿里巴巴[微博]蚂蚁金融集团副总裁胡晓明透露,阿里目前正在央行的带领下制定和完善二维码支付标准。在他看来,因为诸多问题需要统筹考虑,因此标准出台不会太快。
从那以后,二维码支付标准再无新的消息传出。
而按照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的信息,在叫停二维码支付之后,央行就将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交由中国清算协会,后者和央行支付结算司、科技司、反洗钱局等5个司局,联合成立了一个调研小组,中国银联、支付宝、商业银行等产业链公司都有参与。
“央行叫停文件中,说二维码支付最大的问题是安全。开始起草标准的时候,我们论证最多的也是如何保证安全。论证了一遍又一遍大家发现,安全不是问题,做二维码支付的都是银行、支付宝这些大公司,在安全保障上已经做得很到位了。”知情人士说。
最新消息称,目前二维码支付标准的最后一版意见稿,包括机具标准、生成等标准都已成形,已经报由上述五个司局组成的调研小组审批,通过之后,还要报送央行主管副行长审批,再次通过的话,二维码支付标准或能正式出台。
二维码支付暗中发展
尽管央行明确发文“暂停”二维码支付,这种移动支付方式始终都在暗中发展,特别是进入去年第三季度以来,这种“暗中”发展更是相继浮出水面。
去年9月,微信低调上线了“刷卡”功能,用户在指定商超购物,只要向商户出示微信“钱包”中的条码或二维码,商户扫码后就能收款。针锋相对的支付宝自然不甘落后,借助“双十一”、“双十二”两大购物狂欢节,支付宝也加大了对二维码支付的线下商户推广。
座机:021-54849211
邮箱:montol@163.com